人们常说“筑巢引凤”,对拆迁的老百姓而言,如何确保动迁安置过程的“筑巢暖心”则更考验苏州工业园区安置项目建设者的智慧和胸襟。近日,由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设计建设的唯亭青苑二区新建成的两栋住宅楼、155套安置房顺利交付,迎来百余户居民顺利回迁。该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葑亭大道南、青灯街东,总建筑面积超过8.33万平方米,可供安置房562套,其中一期375套于2020年交付,加上这次新交付的155套,整个小区回迁入住率达94%,创历年安置项目新记录。问起为何愿意回迁,居民不住地夸赞小区优越的选址、过硬的质量以及全程的暖心服务,安置项目成为真正的暖心工程,居民们“用脚投票”表达了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获得感。
高质量规划建设,使百姓“拆得安心”
安置房的质量是让老百姓安心拆迁的关键。针对该项目,地方政府协调街道与建设单位一起,总结以往安置房规划建设经验,划拨交通便利、学区优良的地块作为项目用地,锚定“中高档商品房”目标,加大投资、科学建设。在多次户型设计调研的基础上,最终确定80-140平方米之间兼顾不同回迁需求的几种户型,户型面宽与进深控制在1-1.5之间以达到较好的采光与保温效果,户型布局南北通透、动静分区。同时在细节质量方面,采用浮筑楼板增加隔音减震垫以降低楼板撞击声对相邻户的噪声干扰,住宅套内楼板及分户墙采取保温构造以降低冬季采暖、夏季空调的能耗损失等。方案正式定稿前,建设单位会同多方专业人员完善并予以公示,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经多轮调整,最终小区在户型、观感、配套等方面都与“中高档商品房”相媲美,让居民真心实意接受拆迁。正是缘于为群众建满意住房的初心使命,才能确保使老百姓“搬得安心”。
建设期间听取社区意见
全周期专业服务,让百姓“搬得顺心”
搬迁过程中的专业服务,同样赢得百姓的口碑。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建设单位与属地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居委会紧密联系,畅通对话渠道,数次邀请居民代表回访项目工地,倾听意见与建议,不断优化设计与施工。在房屋验收期间,各方选派技术骨干组成联合小组,对每一户房屋进行入户查验,保证品质过关。交房前夕正值台风“烟花”过境,小区未出现渗漏、排水、积水问题,经受住了雨水“大考”。围绕交房这一关键节点,街道和建设方提前一个月启动筹备,提请行政、交通、公安等多部门联动,做好现场秩序和疫情防控预案,为百姓营造顺心的交房体验。交房当日,现场搭起四十顶帐篷,连通交房流程各主要通道,为居民们遮风避雨,控好“一米线”距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针对具体交房环节,业务员、工程师、财务人员等全员到岗,全天候答疑,陪同每户回迁居民进行入户核验。此外,交房活动还邀请到水、电、气、有线电视等相关单位驻场开办业务,原来要跑几天的手续,老百姓用半个小时足不出户就可办妥,即开即通,免去了多方奔波之苦。
真情意实现民愿,令百姓“住得舒心”
“安居”方能“乐业”,平安顺遂是居民的心愿。从小区南大门步入,住宅楼布局错落有致,室外景观郁郁葱葱,绿树花卉高低参差,内部导视标牌清晰别致,地下车库宽敞整洁。根据园区出台的安置小区建设相关标准,以及历年居民收房后反馈,园区安置小区所独有的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和便利化,居民们一入住就能按照本地礼节风俗开启热闹喜庆的新生活。青苑二区的“秀外慧中”不仅体现在建设过渡期,后续居民若还有沟通需求,依然可以通过街道、社区反映,或直接参与到相关方联合开展的“回头看”行动中,这有助于总结建设经验、完善物业管理,为建好下一个安置项目打好基础。随着人们陆续入住,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也将徐徐展开。
小区实景图
“拆得安心、搬得顺心、住得舒心”,想百姓所想,为群众办实事,让老百姓足不出户解决住房的各种操心事、烦心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生产与生活配套升级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更新工作贯彻的重要原则,相关部门和国资国企认真履职尽责,坚守初心为民,安置项目才真正成为了“暖心工程”。
转载自《苏州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