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绿草茵茵,室内空间舒朗……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剑科街西、唯新路北的星澜学校,拥有生态环保的室外活动空间以及多元的室内共享空间。学校设计规模为小学6轨、初中10轨,共66个教学班。作为园区管委会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星澜学校由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建设,今年9月将迎来第一批学生。
精益求精打造放心校园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师生身心健康和充沛精力的保障,唯有精益求精,方能还学校一个安全天空。针对家长受近年来个别事件引发的“毒跑道”疑虑,星澜学校在开学前两个月邀请家长现场监督取样、送检,并向社会公开检测报告,包括各项检测数据。城市重建项目经理杨繁华说:“从建设施工到竣工验收,跑道会经过原材料、现场成品取样二次检测。跑道施工结束仅一个月,现场已没有任何气味。”
除了运动场,星澜学校在满足功能的舒适性和使用性基础上,均采用绿色环保涂料,使用优质课桌椅,杜绝“甲醛教室”的出现。杨繁华表示,除了常规原材料进场抽样检测外,项目完工后还要经历三次环境检测。
高容积率不失多功能空间
高容积率不失多功能空间。星澜学校占地3.6公顷,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容积率达1.2。“对于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来说,星澜学校的占地面积显得较小,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为学校规划了400米标准跑道,供学生体育运动,而取消了地面停车位。此外在建筑内部,还有很多公共活动空间给学生提供课间活动的场所。”杨繁华介绍。
针对小学生好动、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的天性,星澜学校设置了山丘状的起伏背景墙及舞台式场地,鲜艳的色彩及高低不同的背景墙为小朋友带来更多趣味体验;在中学区则设置了文化休憩廊架,增加学习氛围的同时,提供休憩交流空间。为了保证各间教室都能满足日照需求,星澜学校还对教室波浪形走廊进行了错层处理。
在基地面积较为局限的条件下,星澜学校将实用空间和交通空间穿插组合,运用有机疏散的原理,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规划了体育馆、图书馆、餐厅、STEAM智慧学习馆、创客梦工厂、星澜剧场等特色专用场馆,与教学楼、实验楼自然形成多个向心围合式院落。庭院里还设置树、石、小品,不同的光影变化,赋予每一处庭院以独特的场所精神,体现“树下教育”与“自然生长”的教育理念。
学校地处宜商、宜游、宜居的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杨繁华说:“星澜学校把握当下顶尖教育建筑追求创造力与多样性空间的潮流趋势,结合项目基地客观条件,创造出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交流场所,同时精心塑造室外生态型共享空间,将室内与室外、人文与自然有机统一,关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
优秀师资保障国际化教育
“星光虽微,却也成澜。”星澜学校副校长赵建康表示,在园区智慧教育的引领下,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系统的新团队,星澜学校将坚持“建一流校园、配一流设施、聘一流师资”,把学校建设成一所个性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人文化的品质学校。
科技正使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为此,在开足开齐国家、地方课程基础上,星澜学校准备开设“国际理解”、“STEAM课程”、“生活德育”等多项综合特色课程。赵建康介绍, “我们希望通过多学科整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关注生活的各个维度做科学研究,比如从青剑湖取水,研究水的成分,通过项目学习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获取新知。此外,学校设立创客梦工厂,将实现从体验到创造、从创意到产品的学习模式转变。”
为保障教育质量,学校汇聚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来引领,其中,焦晓骏校长为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曾任园区八中、园区十中校长,他表示:“学校给予孩子最重要的并非知识,而是对学习的热情、对规则的尊重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周边学校定位不同,星澜学校更注重与国际接轨,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和未来幸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