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学校改扩建完工 爱与关怀奏响“生命乐章”

2017-02-15 09:09:48 sipurd 615


在“玫瑰街”播种希望,在“星空广场”收获果实,在“种子大道”欢快奔跑,在“梦想之门”畅想未来……在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新校区,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它们承载着对孩子们的爱与关怀,奏响了最动人的“生命乐章”。

让文化将建筑柔化为流动的音符

园区仁爱学校是一所面向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公立学校,对区内符合条件的群体实施免费教育政策。多年来,它与几家学校共用一个校区,基础配套设施日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为此,园区教育局在原斜塘小学旧址上规划改扩建为全新的仁爱学校,既环保节能,又可将建设资金集中投入到特殊教育所需的硬件配置上。新建的仁爱学校位于园区斜塘荷韵街1号,占地约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12万平方米。学校由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简称“城市重建”)代建,于2016年4月破土动工。如今,仁爱学校新校舍的建成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园区的教育体系。

sipurd

学校正门

仁爱学校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将流动音符的意象进行抽象提炼,融入校园空间的打造之中。远远地看,建筑的外立面错落地排布着数十扇小窗户,好似钢琴键,仿佛一阵风拂过,就能弹出一段动听的旋律。

自然与场所的相融共生

短短8个月的时间,仁爱学校新校区重构了一个充满自然、阳光、关爱和尊重的多彩校园。精心保留下来的老香樟、广玉兰赋予了新景观浓浓的韵味,与灵动的建筑空间精巧融合,营造出一所“公园”学校。

据城市重建项目经理唐俊诚介绍,这些孩子非常敏感,封闭空间常常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安,因此仁爱学校的设计总体秉承通透和开阔的原则。让自然光经由跃动的镂空造型投射到建筑内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交响。柔和、优美的校园建筑设计便于这些孩子们适应接纳。

sipurd

通透空间

保留原有的绿化苗木,使之成为校园新规划的景观体系的骨架系统,不仅是对校园文化的充分尊重,也有助于形成建筑与景观的完美共生。“我们几乎保留了原来所有的树木,在校园的许多地方,你都能看到我们在走廊顶部开了洞,为了树木生长预留了宽阔的空间,就好像树是从建筑中一年又一年生长出来的。”唐俊诚说。不仅如此,仁爱学校还用鲜亮却不刺眼的色彩营造学校快乐的底图,营造充满童趣的多彩校园。”彩虹跑道、“红地毯”、“快乐舞台”、“小小故事会”……活泼的设计不时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跃动而出。

同享尊严而有品质的教育生活

在荷韵街的大门旁,如茵的绿草上“仁者爱人”几个石刻大字格外突出。建校以来,仁爱学校秉承“仁者爱人”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适性发展的教育。在仁爱文化的滋润下,每个孩子都能同在蓝天下,同享尊严而有品质的教育生活。

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贯穿着无障碍系统,小到洗手台加装扶手、停车位加宽加长,大到无障碍坡道、楼梯防滑处理等等。“完善校园的无障碍系统是对全体学生最行之有效的关怀,我们希望学生在进入学校的第一瞬间就能感受到这样的关怀和尊重,而在校园内的行进、交流、玩耍、阅读等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伴随着优质的硬件环境。”

sipurd

无障碍加宽跨教学楼连接走廊

仁爱学校的教学内容覆盖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全部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可能会在这所学校中度过从童年到社会化的完整过程。这也成了新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难点。“不同年龄、不同身形、不同状况,每一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需求。”唐俊诚进一步解释道,整个校园不仅实施无障碍系统的全覆盖,更与校方一起细致打造康复训练室、感统训练室、沙盘治疗室、冷静宣泄室等几十间专业教室,为教育提供必须而优质可靠的硬件支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仁爱学校新校区还新增了一整栋职业训练楼,设置烘焙房、木工体验区、洗车体验区等早期职业教育空间,甚至还有一家未来可能实现对外营业的西点房,这为特殊人群离开学校、顺利融入社会作铺平了道路。

sipurdsipurd

专业教室

在这个处处充满温情的新校园里,“仁者爱人”不再只是一个理念,似乎已经幻化成一个个优美的音符,振响在校园无所不在的氛围里,跳动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沟通和理解的行动中,成为师生共奏的生命强音。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 苏州工业园区置业商务广场5楼、9楼

电话:0512-66606999

传真:0512-66606900